时间来到5月下旬,在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这场大史过后,苏德大战场的总体上来说还是算平静的。
除去北部的列宁格勒,中部的勒热夫附近,这两处正打的非常火热的地方,南部在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结束后就非常的安静。
南方面军没能突破德军防线的防守,没能拿下阿尔乔莫夫斯克(巴赫穆特),平均每支部队只推进了10-15公里左右就停下来重新构筑新防线,距离并不远。
因为马利诺夫斯基中将非常怕部队之间相互拉开距离后,德军突袭某支部队,导致部队被崩溃包围,苏军部队战斗力现在可并不怎么样。
西南方面军就是前车之鉴。
而在18号回到西南方面军指挥部后,瓦列里就开始下场西处巡查战线的挖掘情况。
为了应对保卢斯第六集团军的进攻,以及侧翼布良斯克方面军可能的溃败到来。
瓦列里特意组织‘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让第28集团军,38集团军,第9集团军沿着战线挖掘第一条防线。
紧接着在沃尔察斯克—布尔卢克河-戈罗霍瓦特卡-依托为主体建立第二条防线,用于拖延德军进攻速度。
最后一条防线在斯科罗德诺耶-科罗恰-大布尔卢克-库皮扬斯克一带,确保足够的战略纵深。
第二步,组织大批工兵部队,民众,修建修缮苏军的公路系统,清理障碍,修缮铁路,确保补给运输方便,部队能够快速转移。
第三步,目前训练肯定是来不及的,西南方面军参谋部,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都推测德军最迟也会在六月初发动第一次进攻,苏军没时间训练。
所以设立紧急方案,瓦列里亲自配合参谋部军官给每个集团军都设立合适的撤退路线,以及各类简单的紧急方案。
同时抓紧调派更多后方补给来填充西南方面军此战损失的技术装备。
斯大林调派的专列也陷入了轮班环节,火车昼夜不停的运输后方刚刚囤积不久的补给来给西南方面军回血。
同时瓦列里不断拆分预备填补着防线,此时原本拥有70万大军的西南方面军,经历过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后,最终只剩下53万拥有战斗力的士兵。
此次战斗北钳的军队也因为配合不到位损失不少人手…轻重伤员特别多,与德军完全是硬打,与精锐的德军部队硬拼损耗。
三支集团军也损失惨重。
瓦列里接到报告时候都懵了…本来他以为自己挽救了西南方面军的南钳部队,整支部队最少得有55万人以上。
结果连55万人都不到…
现在西南方面军部队分散在偌大的防线,瓦列里也只能让部队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地方,慢慢的收缩防线…
只是经过仔细斟酌绝大多数都是必要的地方……西南方面军没办法放弃。
瓦列里也只能等到下批支援部队到来时将新一批部队给填上去。
而在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中存活下来的绝大多数重伤员,己经截肢的士兵都被送回后方休养。
此时西南方面军在人数方面并不占优势,德军第六集团军,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集群都在对此虎视眈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微信读书【wexindushu.com】第一时间更新《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